没有球迷会不记得当年那个被称为“米乐”的15号球员,络腮胡子、飘逸的长发、犀利的脚法,邓乐军当年被称为北京国安里最会用脑子踢球的球员,他在北京国安经历了最辉煌的时代,也在山东鲁能经历了最失意的一年。种种因缘会际下,28岁的他选择了退役。退役后,邓乐军前往德国学习,2005年顺利拿到足球国际B级教练员证书。但当时中国足球的大环境让他选择了另一条截然不同的路——高尔夫球。
“足球和高尔夫对我来说是挚爱,它带给我的人生丰富多彩”,邓乐军丝毫不掩饰对这两种运动的热爱,足球圈里从不缺乏有会打高尔夫的人,但只有他走上了职业道路。2008年,年近四十岁的邓乐军实现了自己进军职业高尔夫的梦想,在另一片绿茵场上继续着自己的体育梦。在中国,职业高尔夫球手比职业足球运动员更加稀缺。
足球需要激情和爆发力,而高尔夫更需要的是沉稳。推球时在数米开外,通过判断草坪的高低起伏甚至草的生长方向来决定推杆的线路和力度,另外还要考虑地形、障碍、坡度、站位、草的长度、风向等等因素,将小白球推过高低起伏的草坪落入一掌宽的洞杯中,他很享受这种经过精心控制达到目的带来的成就感。
打高尔夫时需要的沉稳和冷静,久而久之造就了邓乐军面对每一杆的成功或失利都保持着平和的心态:不因得一球而窃喜随意,也不因失一球而心浮气躁。这样即使遇到生命里的起起伏伏,心情也更加平和一些。“体育教会了我很多东西,顽强的意志、集体奉献的精神,这些东西代表我内心的骄傲、荣耀”邓乐军说道。
高尔夫某种程度上比足球还伟大,每一次挥杆击球都充满了悬念,那种满怀期待的心态很激发起的征服欲。它没有巅峰,无论你怎么努力练习,最好的一杆永远是下一杆。你不需要对手,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
球是圆的,兜兜转转之后邓乐军回到梦想出发的地方。他重返阔别已久的足球场,投身于足球青训,给喜欢足球的孩子提供更专业的训练,从而帮助中国足球走得更远,这是他以另一种方式继续着他所热爱的。热爱体育的他始终认为:体育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