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人还在寻思“我等的船怎么还不来”的时候,东边已经开战了。雄鹿莫得了,猛龙也莫得了,于是东决出现了自1984年以来,首次没有一二号种子的情况。
但这已经不重要了,谁能踏上这块地板,谁自然就是更有资格站在这里的球队。多说无益,手底下见真章。
以前说过,首战是遭遇战,大伙儿都是打一打常规套路,熟悉熟悉,针对性并没有那么强。所以绿军也是常规对位:沃克去对了德拉季奇,斯玛特去追邓肯-罗宾逊,塔图姆对上巴特勒。
显然,沃克是绿军首发里防守相对较弱的一环,把他暴露在德拉季奇面前不是一个好的对位。
但德拉季奇开局也没有猛攻沃克这一点,一还是因为这是首战,二则是因为热火还是更偏向团队型篮球,不会有人上来就拉足马力猛干的。
反倒是绿军开局就抓住德拉季奇和邓肯-罗宾逊这两个点猛打,热火一开始制定的防守策略是一到五号位无限换防,因为阿德巴约是可以防出来的。
绿军也知道阿德巴约不好欺负,所以专门去找好欺负的。斯玛特开局那两个三分,都是邓肯-罗宾逊或者德拉季奇被换到了布朗面前,同时阿德巴约被调到了上线。
布朗一突破,热火两翼的球员就得收缩,于是弱侧底角的斯玛特就被放空了。即便斯玛特从波士顿钢铁厂厂长进化成了肉装库里,但在热火的潜意识里,他们还是觉得钢哥是可以放掉的点。
那么将阿德巴约调虎离山之后,斯玛特开局两记三分敲山震虎,打的热火稍微有点懵。
换防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像邓肯-罗宾逊这样的球员,经常换着换着就换到了内线,到内线肯定吃亏,那就容易犯规。他第一节打了3分钟就两犯了,如此一来,绿军又将热火首发里最好的射手和无球牵制点打到了板凳上。
斯波教练令旗一挥,希罗替下了邓肯-罗宾逊。但我没想到的是,斯波教练在东决的舞台上也这般有胆识——两分钟之后,热火开始走马灯似的换将,纳恩、奥利尼克、伊戈和小琼斯依次登场。
仅第一节热火就用了十人轮换,当然希罗和伊戈肯定是常规轮换,奥利尼克是为了让阿德巴约喘口气,缓一缓,但在我对于这轮系列赛的认知里,也应该尽量少用,而纳恩和小琼斯,是我认为根本上不了东决舞台的球员。
因为你看奥利尼克的移动脚步不够,上来肯定要被针对;纳恩从回园区就没找到状态,而且他在对雄鹿那轮系列赛里经常被一步过;小琼斯上来你把他摆在什么位置呢,三号位上有伊戈了,四号位他又显得太薄。
而且希罗是热火肯定要用的,希罗本身的防守也不算好,当这套阵容上场的时候,有三个甚至四个防守弱环。而绿军本身又是一个可以多点持球突分的阵容,并且几乎人人可以当二传手,那不得让绿军打穿咯?
从来没有登上过东决舞台的沃克,本场进的第一个球就是面对纳恩打进的,塔图姆面对纳恩拔进了三分,奥利尼克在防守端不断被绿军试图用挡拆去攻击。
直到第一节最后三分钟,热火守起了他们标志性的联防,阿德巴约和巴特勒在上线关门,希罗、纳恩和奥利尼克这三个容易被针对的点在底线游弋,终于才让他们被保护了起来。
这时就体现出热火轮换阶段的优势了,都是首发带替补的衔接段,热火能用的人明显更多。
而且绿军因为忌惮热火的三分,毕竟上一轮他们就把雄鹿投死了,所以他们基本都是踩着三分线防的。但是他们本身又缺少内线高度,线公分的泰斯。
那么可以想见的是,当热火加强了突破和向禁区的空切的时候,绿军的整个三分线以里都会显得极度空虚。
所以您看热火次节抹平了首节最多13分的分差,甚至一度反超6分,最容易注意到的是什么呢?
他们首节9中3的三分,第二节8中6,那外线“唰唰唰”的真是厉害极了,抬手就进。但您得明白,这些三分是怎么来的?
是以巴特勒为首的热火球员,穿刺到了绿军的心脏位置,逼的外线不得不回收,再打出去,就是好的三分出手机会。
次节他们外线分,但是内线分。以内线带动外线,内外结合,才是热火没被摁死,从而反戈一击的原因。
下半场的戏码包括绿军盯死阿德巴约的队友,不让他传球,阿德巴约一时手足无措,直到第四节他发现我他娘的可以自己干啊;塔图姆不断找错位单挑;沃克慢慢找到比赛状态,于是第四节初对他上了夹击。
沃克在这一轮应该是要发挥的,因为热火全队没有一个很好的能够对他的点,三后卫不必多说,巴特勒追他也容易吃掩护。
去年他打费城那场,固然是被巴特勒三分绝杀了,但巴特勒当时也没逮住他,让他拿了职业生涯最高的60分。
所以当他开始适应了比赛强度和节奏之后,上半场2分的他,第三节7分,第三节末和第四节初,热火开始对他上夹击,但他每次都在人缝里把球传了出来。
等到沃克下场缓一闸,塔图姆回到场上,双方的攻防就变得更有意思了。从第四节8分钟那个暂停回来之后,塔图姆和巴特勒就开始直接对位了。
塔图姆在这个时间点之前,砍瓜切菜一般拿了25分,但是这个时间点之后,只5分,这里头还包括第四节最后斯玛特为绿军争取到的那个罚球。
再细化一点,塔图姆第四节8分钟之前,16中9,在那之后,8中1!为什么会这样呢?
之前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热火都是克劳德在对塔图姆,克劳德力量足够,但脚步差点儿,所以顶字母很好用,但面对塔图姆这样打得巧的就差点儿意思了。
但是咱们前面说了,第四节8分钟开始巴特勒和塔图姆直接对位了,巴特勒亲自防塔图姆,塔图姆就只进了第一次直接对位的中投,第二次他想如法炮制,直接被巴特勒切了,并且热火就让巴特勒追塔图姆,也不换防了,于是塔图姆效率骤降。
当然塔图姆单防巴特勒,巴特勒也不好打。但巴特勒的优势体现在:他可以更多打无球,他可以给阿德巴约做球,他还可以到篮下做连接两侧的轴心。
你会发现双方都无球在手的时候,巴特勒明显更适应,而且更全能。但当球队真正需要他得分的时候,他也从来不含糊。
第四节最后22秒,他接德拉季奇传球晃开沃克硬拔的那个三分,一举帮助球队反超1分;
你知道巴特勒有多硬,你也期待着他最后的表现,但当他把你所期待的一切呈现在你眼前的时候,你还是忍不住要吼出一句发自心底的“”!
每一次你都以为你已经知道了他的硬度,但他的坚硬仍在一次次挑战你认知的极限。最后你在心里不停地犯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