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会选择走出家门去逛逛公园,也有人会选择给家里做一次大扫除。但也有人会选择拿起一本书,窝在沙发里,伴着氤氲的咖啡香气,度过一个静谧的下午。

提到村上春树,我们总会想到这样的标签——诺贝尔文学奖陪跑者,畅销书作家,音乐爱好者,饮酒达人……他笔下的人物总是带着孤独又拧巴的感伤,孤独仿佛是村上春树的文字王国里亘古不变的主题。

但是站在古稀之年的村上春树变了,回望自己过往的岁月与书写的文字,这一次村上春树不再是孤独的,而是带了更多人生历尽千帆后,带着回忆与对过往反思的豁达与轻盈。

《第一人称单数》以8篇从第一人称角度出发的叙事小说组成,在这本书中村村上春树以奇幻青春物语的方式构筑了一片他文字王国的后花园。

8篇短篇小说看似不相及,却又带着村上春树亦真亦假的个人经历与回忆,串联起了一个我们前所未见的村上春树形象。

《奶油》写出无法在生活中获得解释、不合逻辑却又扰乱心灵,脱离现实的质疑,耐人寻味。

《查理·帕克演奏波萨诺瓦》和《和披头士一起(With the Beatles)》又是作为音乐爱好者的村上春树从两种不同的角度写给他热爱的音乐与乐队的奇幻情书……

《养乐多燕子队诗集》可以被称为这本书的重头戏,在书中村上春树用近乎自传式的写法讲述了他对棒球的热爱,同时也大胆地将诗作、散文体裁等文体嵌入文中,使整篇小说充满了电影感。

《狂欢节Carnaval》相比其他作品虽然略显沉重,但是村上春树在其中讨论的善恶美丑,也引人反复思索在生活这个面具底下的素颜,究竟是恶灵或是天使?

《品川猴的告白》是《东京奇谭集》中非常受到读者喜爱的《品川猴》的续作,藉由品川猴的故事探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压轴的《第一人称单数》也是这本短篇集的同名短篇小说,同时也是村上春树的最新作品。这这篇故事里,村上春树构建了一个亦真亦假如梦如幻的故事,就像我们很多人时常会出现的错觉一样,究竟什么是我曾经经历过的,什么是幻觉构建的,又有什么是被我遗忘的?在这样带着梦幻的疑问中收尾,让我们对村上春树的下一本新书也充满了期待。

在这本《第一人称单数》中,我们可以看见村上春树以往作品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致敬经典的小狡黠(《第一人称单数》也是毛姆的书名),但这本以“我”作为主人公做第一人称叙述的书,也更个人化,甚至有“私小说”的味道。像是村上春树坐在自己那个舒适的大写字台前,播着他喜欢的黑胶唱片,给你讲他们的故事。但是那些故事会让你分不清哪些是现实的,哪些是他将自己的小巧思放置在其中虚构出来的。于是你会迷醉在这样真假难辨的故事中,在最后轻轻吐出一口气:“真好啊~”

这本《第一人称单数》虽然看似是轻松的,但是它也承载了村上春树经历了人生积累之后的沉淀。孤独、人类本身、自我、记忆、反思、青春……这些短篇带着不同的主题,不同的情绪,被收录在同一本书中,他们是截然不同又不会矛盾的存在,在这本书中统一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体,这些特质有在某种程度上映射在村上春树身上,让读者可以看到村上春树的另一面——那是仿佛卸下了包袱,抛弃了技巧,只想单纯真切地去表达的村上春树。即使到了古稀之年,仍带着敏感和一丝困惑,却尽情地袒露出自己的奔放的感知。

《第一人称单数》中的故事是亦真亦假的,但是这次文字背后的村上春树变得更有血有肉,更坦诚。

马家辉评价《第一人称单数》说:这书是短篇小说集,干净利落的故事,似回到了《挪威的森林》的笔调风格。或许这样的干净利落也是村上春树的一种返璞归真,这种返璞归真的本身,也许正如这本书的风格一样——真诚地袒露。在这个过程中,或许也是村上春树追寻自我,重见自己的过程。

回到那个窝在沙发里捧着书度过的午后,看到最后一页时,或许已经是夕阳时分,阳光给房间镀上一层颜色饱和的金黄。你眯着眼看着窗外的夕阳,轻轻吐出一口气:“真美啊”。而或许那个时刻,村上春树正坐在自己宽大的书桌前,轻轻地笑着。

Tag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